服務熱線
021-69973262
雙遼市電力產業強勢延伸 新能源厚積薄發
曾經,一座發電站和一家玻璃廠讓雙遼市迎來了經濟發展的*個春天。但是,這兩家企業一“打噴嚏”,雙遼經濟就“感冒”,這怎么行?
沒有大項目,沒有完整的產業鏈條,經濟發展的“后勁兒”從何而來?面對項目建設的“*”,不甘平庸的雙遼人迸發出“奮力躍升”的念頭。
如何能在zui短的時間內,讓雙遼發展躍上新臺階?“論優勢資源,雙遼的潛力不小,我們就以此為根基,用大項目帶動主導產業鏈向兩端延伸,發展出多個產業分支,覆蓋整個行業領域,為雙遼種下一棵‘產業樹’,形成不竭的發展動力。”雙遼市委副書記、市長張志勇如是說。
科學定位凸顯比較優勢,用戰略性眼光審視長遠的產業發展,雙遼摒棄“剜到筐里都是菜”的招商思路,打“資源牌”,唱“地方戲”,集中全市之力培植產業之樹。
電力產業:風電、火電、光伏發電同步發展,大項目帶動產業逐步壯大,延伸出多個產業分支——新能源演繹厚積薄發精彩
在雙遼市茂林鎮美麗村,漫山遍野的風車和鋪天蓋地的太陽能電池板,成了這里*的風景。由三峽新能源(雙遼)慶達發電有限公司投資1.255億元建設的1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坐落于此,2013年9月已并網發電。
得天獨厚的風力和太陽能資源與高水準的《電力產業規劃》疊加,形成雙遼電力產業新優勢,呈現風電、火電、光伏電齊頭并進的大格局。總投資29.9億元的國電雙遼二期66萬千瓦機組項目,將在今年10月底投產,年可實現產值7億元、稅收5000萬元;總投資10億元的國華蓮花山風電場項目,已完成風機基礎和升壓站土建工程;總投資10億元的秀水風電場項目正加緊建設;總投資5億元的國電那木井崗風電場項目,一期工程9月末并網。
此外,總投資4.95億元的中能二龍山風電項目,9月開工;總投資22億元的天合200兆瓦光電項目已獲得前期手續。還有總投資52億元的振發集團500兆瓦光電、總投資6億元的海潤集團50兆瓦光電等項目,已簽約并做前期手續。
高產能也帶來了新課題:富足的電力資源如何利用?雙遼將發展的著力點放在高載能項目上,促進電力產業鏈條向下游延伸。經過多年的努力爭取,雙遼成功申報了化工產業園區,為項目落戶奠定了基礎。目前,投資8.5億元的天威年產30萬噸電石移地改造項目,主廠房主體已完工,冷卻廠房工程封頂,部分設備正在安裝,年底將投產。全面達產后,將成為東北地區zui大的電石企業,年產值可達12億元,利稅3.6億元。同時,可為電廠每年增發15億度電,并帶動國網投資2.6億元新上220千伏變電站,可謂一石三鳥。
為把電力產業鏈進一步做長、做粗,雙遼獨辟蹊徑,將火力發電產生的大量粉煤灰“變廢為寶”,引進一批粉煤灰深度開發企業和建筑、裝飾、保溫等新材料綜合開發、應用和中端消費項目。在原有的國鋒水泥、嘉信石膏板材等項目的基礎上,與中國華信集團積極洽談,擬投資4億元上馬粉煤灰供應陶瓷項目。